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普通专升本 > 湖北专升本汉语言文学常考知识点汇总!(四)
湖北专升本汉语言文学常考知识点汇总!(四)
来源: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2025-06-06
摘要: 汉语言文学属于文科专业,需要背很多知识点,理解背诵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拿到更高的分数。小编根据近几年湖北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考知识点,汇总了以下内容,考生可以收藏背诵。
汉语言文学属于文科专业,需要背很多知识点,理解背诵才能在做题的时候拿到更高的分数。小编根据近几年湖北专升本汉语言文学专业常考知识点,汇总了以下内容,考生可以收藏背诵。
5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52.南朝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1)体裁短小,多是五吉四句,和周、汉民歌不同。
(2)以抒情为主,感情真率动人。
(3)多用比兴、象征、谐音双关等手法。
(4)语言自然晓畅,风格清新婉丽。
53.标志着南朝民歌在艺术发展上的最高成就的是:《西洲曲》
54.《西洲曲》开头写一位少女回忆梅花初落时与情人在西洲约会,于是折梅一枝遥寄江北的爱人。
以下便写那少女从春到秋、从早到晚的无尽相思。情调缠绵,充满了隐约朦胧之美,颇有艺术感染力。并且巧妙运用谐音双关的修辞方法,如本篇多次写到莲。"莲"和"怜"谐音,"莲子"即"怜子",暗示爱怜的人。"低头弄莲子”,即暗指爱抚所爱的人。
又以莲子的青如水比喻对爱人的感情纯洁如水。"置莲怀袖中"即表示对所爱的人珍爱,以"莲心彻底红"喻爱情的成熟和热烈。运用双关语,使全诗的情调更显得优美迷人。全诗以五言四句为一段,用顶真格的修辞把上下段连接起来,如“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全诗迂回曲折而又首尾一贯。
55.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1)政治开明。唐代政治较为开明,特别是前期的唐太宗,武则天,玄宗前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等政治空前开明的繁盛政治气象。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科举制的兴起: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2)经济繁荣。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展: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展水平: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的形成。
56.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57.张若虚的诗仅存两首,然而就是一首《春江花月夜》让他在文学史上占了一席之地。
58.《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艺术特点:(1)题材开拓、意境创新做诗贵在创新。《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春、江、花、月、夜的景色以及游子思妇的题材,历代屡见不鲜。然而,张若虚却互这些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它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美自然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并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心扩大开来,将他们的思念与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的询问等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了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这对唐诗意境开拓做出了很大的贡献。(2)全诗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月“是诗中情景兼融的突出意象,它象一条纽带,贯穿全诗,情意也随着月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月在诗中经历了一夜的过程,经历了升起一-高悬-西斜--落下的全过程。而在月光之下,江水、沙滩、天空、原野、花林、流霜、白云、扁舟、高楼、镜台、砧石、鸿雁、鱼龙,不眠的思妇和漂泊的游子,交相辉映,展现出了一幅充满生活情趣与人生哲理的画卷,形成了完整统一的诗歌意境。
(3)韵律节奏美。全诗共36句,每四句一换韵,共换九韵,并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交错运用平仄,一唱三叹,前后呼应,既回环反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随着音律节奏的变化,诗中的情感也在跌荡起伏。
59.一篇横绝千古的诗篇,故而有人盛赞张若虚是,"孤篇横绝,竟成大家。
60.张若虚与贺知章、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欢迎关注【普本课堂专升本】公众号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