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普通专升本_上普本课堂,普本教育为你提供专升本考试科目,专升本报名时间,专升本院校,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查询等

24小时服务热线

17702793842

专升本征文:武昌工学院学前教育专业上岸经验分享

来源: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2025-09-04

摘要: 学弟学妹们先来看看我的自身实力底子真的很弱!高中学的日语,所有的英语基本全部都忘记大学期间也没有看一点英语!而且湖北专升本政策需要选学校机构老师可以全程帮你解决这些志愿的问题以及推荐院校!

三个月机构备考,我是来自普本今年备考25年成功上岸的考生!

学弟学妹们先来看看我的自身实力底子真的很弱!高中学的日语,所有的英语基本全部都忘记大学期间也没有看一点英语!而且湖北专升本政策需要选学校机构老师可以全程帮你解决这些志愿的问题以及推荐院校!加上我需要一个线下的老师为我答疑解惑,所以决定要参加考试就决定报班上课!

距离考试还有三个月的时候我选择来到机构冲刺,看着通知升本提前人数变多!当时真的要崩溃完,好在告诉自己调整过来还来得及。刚来机构的时候连一般现在时是什么都忘记了好在我本着花钱了必须要把这些知识搞懂考上。二月马上结束的时候我的考试还是不行 于是我疯狂的开始背,刷题去问老师,看着机构的同学参加考试的时候考的很好,心态真的是很焦虑,随之我调整好状态继续努力做题!然而这第一个月我每天背单词和背语法!语法很快就过掉一轮成绩有很大的进步!而我的专业课只考一门所以我四级同时开始学习。加上我比较有清楚的规划,所以就没有选择跨专业!当然有时间的大家可以好好考虑一下跨考以及公办还是民办,这个很重要‼️我根据我的经验想给学弟学妹们一些个人建议。


别被“时间紧”吓住,先给计划“瘦个身”

刚进机构时,老师拿着机构的卷子测评,所有的单词基本不太认识,只能靠初中仅存的记忆来写卷子。所以入学考了50分左右。专业课《学前教育学》里的概念都答不全。很慌张看到学前的同学很卷,之前的舍友天天学习说专业课已经开始背三轮了,而我的升本之路才刚开始,别提多崩溃。

转机是机构的“定制规划课”。班主任老师翻着我的测评卷圈重点:“你英语语法弱,但背单词快;专业课理论差,但案例分析能扯两句——别贪多,先抓‘必须拿分的’。”她帮我把教材拆成了“三色清单”:红色是年年考的核心考点(比如教育学学里的“常考的幼儿园保教内容的含义”),帮我列完整的知识大纲!蓝色是偶尔考的次重点,黑色是可以暂时放一放的拓展知识。

后来我每天的计划都像“剥洋葱”:早上7点到8点背20个红色考点的专业术语,和考试搭子抽背!

8点半到12点上英语课 (午睡12.30-1.30)

下午的单词课实在没时间上我自己选择按照自己的计划来,主攻英语语法(湖北的英语大部分以语法为主,我是选择上完课就背,再背单词默写来攻克作文);下午在自习室从1点开始啃专业课案例,王老师说“案例题不用死背,把红色考点套进去就行”,我就把“SWO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写在便利贴上,贴在桌角,做每道题都先往这几个框架里凑;晚上花一小时整理当天的错题,只记“错在哪”——比如英语阅读里“in spite of”和“despite”的区别,专业课里不同的“游戏的概念”和“指导”的判断标准,去列大纲默写背。

后来有次一个朋友问我“怎么不背拓展知识点”,我举着红色清单笑:“先把这些啃透,比啥都强。”后来模考时,我发现卷子里80%的题都来自红色清单——原来备考不是“越多越好”,是“越准越好”。

机构的“氛围感”,是我没垮掉的“隐形拐杖”

说实话,我不是能“自己卷自己”的人。而且我比较懒没有什么优秀的规划!在家备考时可以忍着刷手机,但是根本抓不住重点到了机构才知道“一群人往前冲”有多重要。

我们班32个人,都挤在一间教室。早上7点10分,靠窗的女生会准时把保温杯放在桌角,发出“咚”的一声,接着教室里就陆续响起抽书的声音;中午去食堂的路上,总能听见有人互相考知识点,考完一次模考最后和朋友蹲在花坛边翻书对答案;最难忘的是还有一个月就要考试后,我英语只考了68分,实在有点崩溃看着学前那么多人……好在我很快调整状态继续背书(每天和朋友们聊天的内容就是背书)

 

机构的老师也总在“补漏”。有次我专业课模考写偏题,老师拿着我的卷子给我分析了很长时间,画了张“答题框架图”:“案例题先标考点,比如题目里说什么,就在写什么’,再往里面填案例里的细节,别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她还把往届学生的优秀答卷分享给我,我每天不断地背书学习,慢慢学会了“先搭架子再填肉”。

到四月真的来临时,还有18天教室里的“小默契”更浓了:有人带了咖啡会多带一包,有人整理了错题会复印给同桌,我把英语阅读里的生词抄在活页纸上,全班传着背——后来录取那天,我大概得知我们班32个人,28个收到了通知书,在机构里坚持到最后

 

最后想说:别怕“开始晚”,怕的是“不敢开始”

收到录取短信那天,我真的很焦虑的等待,手机“嗡”地震了一下,屏幕上的文件找到我的名字显示“拟录取”三个字亮得晃眼。我突然想起2月中旬从家来到湖北这边很远,想起三月掉眼泪时接住我的纸巾盒,想起四月全班传着背的语法知识点——原来所谓“上岸”,不是突然的好运,是每天背的20个单词、每道啃透的错题、每次跟同学争的知识点,一点点堆出来的。

 

常有学弟学妹问“三个月备考来得及吗”,我总说:“你先翻开第一页书试试。”别被“时间少”吓住,先找对重点;别嫌“基础差”,错题本记多了自然就会了;更别一个人硬扛,机构里的老师、身边的同学,都是能拉你一把的人。

 

现在我偶尔还会翻机构时的错题本,扉页上有王老师写的话:“慢慢来,比较快。”其实专升本哪有那么多“奇迹”,不过是把“想上岸”的念头,变成了“今天再拼一天”的行动——你看,只要敢开始,三个月足够让你,把“我试试”变成“我做到了”。加油吧!按照自己内心坚定的走下去,也期待你们的好消息。


注册

手机号快捷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填写动态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