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普通专升本 > 26届湖北专升本食品化学高频考点分享(四)
26届湖北专升本食品化学高频考点分享(四)
来源: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2025-10-26
摘要: 在湖北专升本备考时通过了解历年高频考点,考生可以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记忆的,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高频考点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方向,避免复习偏离考试要求。
在湖北专升本备考时通过了解历年高频考点,考生可以哪些知识点是需要重点记忆的,从而进行更有针对性的复习。高频考点可以帮助考生把握考试的方向,避免复习偏离考试要求。

11、试从结构上解释为什么支链淀粉比直链淀粉易糊化,糊化的本质是什么?
答:在一定温度下,淀粉粒在水中发生膨胀,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这一现象称为淀粉的糊化,由于支链淀粉的结构不如直链淀粉紧密,处于无序态的分子比直链淀粉多,水更容易进入微晶束,容易发生膨胀,形成粘稠的糊状胶体溶液。
淀粉糊化本质是水进入微晶束,折散淀粉分子间的缔合状态,使淀粉分子失去原有的取向排列,而变为混乱状态,即淀粉粒中有序及无序态的分子间的键断开,分散在水中成为胶体溶液。
12、果胶凝胶形成的条件和机制是什么?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影响?
答、(1)高甲氧基果胶(低pH 和高糖浓度)条件:脱水剂(蔗糖)含量58-75%,
pH2.0-3.5,果胶含量<1%,可以形成凝胶。
机制:脱水剂使高度含水的果胶分子脱水以及电荷中和而形成凝集体。低 pH可阻止抓基离解,使高度水合作用和带电的羧基转变为不带电荷的分子,从而使分子间斥力减小,分子水合作用降低,结果有利于分子间的结合和三维网络结构的形成。高糖浓度,由于糖争夺水分子,致使中性果胶分子溶剂化程度大大降低,有利于形成分子间氢键和凝胶。
(2)低甲氧基果胶(M2+)
条件:二价(M 2+)金属离子
蔗糖(10%-20%)改善凝胶的质地,否则容易脆裂,弹性小
机制:在果胶分子间形成交联键
影响凝胶强度的因素: 凝胶强度与分子量成正比;
凝胶强度与酯化程度成正比;
酯化程度越大,凝胶强度越大。
欢迎关注【普本课堂专升本】公众号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