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普通专升本_上普本课堂,普本教育为你提供专升本考试科目,专升本报名时间,专升本院校,专升本录取分数线查询等

24小时服务热线

17702793842

湖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常考知识点梳理(一)

来源: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0

摘要: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训练题,检验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训练题,检验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第一章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一、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1.西方起源:工业革命引发的社会问题(贫困、失业)、宗教慈善活动(济贫法)、19世纪末专业化开端(慈善组织会社、睦邻运动)

2.中国发展:

20世纪20-40年代:燕京大学开设社会工作课程,晏阳初乡村建设运动。

1949年后:计划经济下的行政性非专业社会工作(单位福利制)。

1986年:高校恢复社会工作专业教育;2006年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二、社会工作的定义与构成要素

1.定义:秉持利他主义价值观,运用科学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解决生活困境的职业活动(联合国定义:协助个人与社会环境更好适应)。

2.构成要素:社会工作者(服务提供者)、受助者(服务对象)、价值观(利他主义)、专业关系、助人活动。

三、实践领域传统领域:儿童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妇女服务。扩展领域:农民工服务、医务社会工作、学校社会工作、社区矫正、反贫困、企业社会工作。

四、与其他学科关系

社会学:分析社会问题根源(如贫困的结构性成因)心理学:个案工作中的行为矫正、认知治疗。

政治学/伦理学:社会政策制定、公平正义价值基础。

第二章 社会工作的功能

一、社会工作者的角色

服务提供者、支持者、倡导者、管理者、资源协调者、政策影响人。

二、核心功能

助人功能:救难(紧急救助)、解困(长期支持)、发展(能力提升)维持社会秩序:通过解决问题(如贫困疏导)、预防风险(社区干预)、政策优化促进稳定。

三、功能实现途径

1.过程模式:接触问题一调查确认一分析诊断一提供服务一评估一终结。2.组织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民间机构主导的专业化服务。

计划经济体制:政府行政化福利(如中国单位制福利)

四、中国社会工作特点

1.行政性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并存;

2.政府主导下的“嵌入性发展”(专业服务融入现有体制)。

欢迎关注【普本课堂专升本】公众号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

注册

手机号快捷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

填写动态码

设置密码

绑定手机

找回密码

设置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