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普通专升本 > 湖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常考知识点梳理(二)
湖北师范大学社会工作常考知识点梳理(二)
来源:普本课堂 发布时间:2025-07-20
摘要: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训练题,检验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本课程主要考核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范畴、 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并能运用于解决社会问题。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训练题,检验自己掌握了多少知识点。
第三章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一、价值基础
1.西方:新教伦理(个人责任)、人道主义(人的尊严)、社会福利观念
2.中国:融合马克思主义、传统文化(儒家仁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二、专业伦理原则
1.接纳、自决、个别化、保密、非评判态度。
2.反价值:操纵(强迫改变)、家长作风(过度干预)
三、伦理困境处理
案例:案主自决权 vs.生命安全(如自杀干预)。
第四章 社会工作理论
一、理论分类与结构
1.大卫·豪模型:
"为社会工作的理论"(解释问题成因,如系统理论)。
"社会工作的理论"(指导实践方法,如任务中心模式)。
2.四大范式:功能主义、解释主义、激进人文主义、激进结构主义。
二、主要流派
1.理论流派核心观点实践应用
2.心理分析理论行为源于潜意识冲突疏导童年创伤
3.认知理论错误认知导致问题行为纠正非理性信念
4.系统理论人在环境中互动失衡家庭治疗、社区资源整合
5.增权理论弱势群体缺乏权力资源倡导政策公平、能力建设
第五章 社会福利制度
一、社会福利内涵
1.广义:改善公民生活素质的制度和措施(如教育、医疗)。
2.狭义:针对困难群体的津贴与服务(社会救助)。
二、福利模式分类
1.剩余型(补缺式):市场/家庭失效时国家介入(如低保)。
2.制度型(普惠式):全民福利(北欧国家)。
3.混合型:政府与市场合作(中国“社会福利社会化”)。
三、与社会工作的关系
社会福利是制度框架,社会工作是服务传递系统
欢迎关注【普本课堂专升本】公众号获取专升本最新资讯。